月打印负荷高达3万页,兼容从60克薄纸到300克厚卡纸,全面适配国产操作系统——惠普捷系列打印机的深度本土化策略正在重新定义外资企业在华生存法则。
2025年4月24日,惠普在北京举办春季打印机新品发布会,推出9款新一代捷系列双面激光打印机。这些产品全部为中国本土制造,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显著提升,甚至专为鸿蒙系统进行了适配。与此同时,惠普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庄正松在现场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惠普在中国发展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这种表态背后,是惠普在中国市场累计出货6600万台A4激光打印机的深厚根基。
01 战略转型:从全球标准到中国定制
惠普的中国本土化战略远非简单的生产转移。2025年推出的捷系列打印机,从设计源头就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度定制。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极高,包括高精度光学组件和加密芯片适配环节已实现本土化生产。这意味着惠普不再仅仅将中国视为销售市场,而是全面融入中国产业链体系。政府采购是惠普本土化战略的关键切入点。新一代捷系列打印机严格遵循政府采购标准,兼容统信、麒麟、中科方德等主流国产操作系统,部分型号甚至全面适配纯血鸿蒙系统。这种深度适配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更延伸到软件生态。该系统全面支持PCL6、GDL等多种打印语言,能够精准解析复杂图像和多样字体,确保在各种系统环境下打印均能顺畅进行。02 技术突破:皮实耐用与智能易用的平衡
捷系列打印机以“皮实耐用”为主打特色。全系产品配备金属机身架构,确保在高速和大量打印作业中机身稳固不晃动。月打印负荷高达3万页,足以应对大型企业频繁且海量的打印需求。打印性能方面,捷系列在A4高速打印模式下单面打印速度可达30页/分钟,自动双面打印速度为15页/分钟。增强的打印分辨率高达1200x1200dpi,确保打印成品呈现清晰的黑白文本效果和细腻锐利的细节。纸张兼容性成为另一大亮点。捷系列支持60-220g/m²的纸张重量范围,除普通纸外,还能轻松兼容厚纸、薄纸、标签、卡片纸和棉质纸等多种介质。在实际测试中,甚至连建筑行业的硫酸纸和物流行业的不干胶纸都能“丝滑”地完成打印。智能易用性也没有缺席。支持无线打印的型号使用户可实时监控打印机工作状态和耗材余量,实现多种格式文件的随心打印。03 市场布局:政企市场与全行业覆盖
惠普捷系列明确聚焦政企市场,满足金融、医疗、教育、制造等多行业企业用户的多元化打印需求。这些行业对打印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兼容性要求极高。惠普A4激光打印机在中国市场已突破6600万台出货量,占据行业领先地位。这一数字体现了惠普在中国市场的深厚积累,也是其推出深度本土化产品的底气所在。售后服务网络是惠普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支撑。惠普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覆盖城市超过1200个,其中358个城市提供上门打印服务,构建起了全面覆盖的服务网络。对于6月即将推出的四款Wi-Fi多功能型号,惠普更是瞄准了中小企业市场,满足它们对便捷性和灵活性的特殊需求。04 产业链影响:蜜糖还是枷锁?
惠普的本土化战略带动了产业链升级。其在中国的供应链已带动本土精密制造企业发展,重庆工厂的年产能超400万台,上游供应商涉及光学元件、芯片封装等领域。借助RCEP协议,惠普中国基地出口至日韩的打印机关税从5%-7%降至0,2025年第一季度对东盟出口量同比增长18%。这种“中国智造+全球分销”模式,既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市场份额。然而,这种深度合作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尽管惠普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至中国,但高精度光学组件设计、加密协议等核心技术仍由外方主导。2025年3月,HP LaserJet 200系列打印机固件更新后,部分机型因识别算法升级导致第三方墨盒无法使用,引发行业争议。惠普在全球持有超10万项打印机相关专利,本土企业每突破一项技术,都需规避平均2000项专利风险。05 竞争格局:本土品牌的突围策略
面对惠普等国际品牌的深度本土化,中国本土打印机品牌正在积极寻求破局路径。奔图已掌握打印机引擎、SoC主控芯片等关键技术,2024年推出全自主A3激光复印机实现国产替代。奔图在全国布局3000个服务网点,响应速度较惠普快30%,通过本地化服务提升客户粘性。小米、汉印等企业则通过开放API接口,与国产操作系统、云服务平台合作,构建“硬件+软件”的自主生态。汉印聚焦热敏打印机领域,全球市场份额达30%,并推出3D打印产品线,在工业制造领域形成竞争力。这些本土品牌利用更贴近中国用户需求的优势,在特定细分市场寻求突破。例如,针对政府采购中的安全可控要求,本土品牌可以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完全自主可控解决方案。06 未来趋势:AI赋能与生态共建
未来打印技术发展将更加注重AI赋能与生态共建。惠普已在国际市场上线“Perfect Print”创新功能,面向全球推出的智能扫描技术,均深度集成AI技术。惠普公司打印高级副总裁阿德里安·阿里指出:“惠普未来的产品研发将紧密围绕工作与教育模式的变化,进一步融合AI等新兴技术,不仅要实现终端设备间的无缝互联互通,更要通过AI驱动自动完成打印等任务。”生态共建成为另一个重要方向。爱普生已在售的66款墨仓式®打印机产品已全面适配原生鸿蒙系统,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全系打印机对鸿蒙系统的适配。这种跨国企业与本土生态的深度融合,为全球科技企业参与中国数字经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从1985年在中国设立第一家合资企业开始,惠普在中国市场已经走过了40年历程。如今,惠普在中国已拥有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价值循环。庄正松的表态更能体现惠普的中国决心:“即便产能部分转移到其他地区,也尽量保证所用零部件大部分来自中国。” 这种深度本土化战略,正在重新定义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规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